? 日本亚洲欧美综合在线,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嗯~嗯~嗯~高潮了失禁

轻松下载带来乐趣,免费看电影的网站,亚洲欧美在线综合色影视,国产熟妇另类久久久久久

聯(lián)系我們

總部:深圳市九域企業(yè)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龍華區(qū)民治街道中梅路光浩國際中心A座

熱線:18925267765
固話:0755-27802751
手機:18902471138

Q Q:2374852124
郵箱:gmi@gmicc.net

管理培訓

陽明心學對企業(yè)管理提升非常作用之一

更新日期:2017-10-11 14:44:49  已瀏覽:4811次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偉人,也是明朝最為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軍事家。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滿了傳奇色彩。他的心學思想融會了儒、釋、道三家之精華,是救治當今浮躁社會的一劑清醒良藥。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先生預言,21世紀將是王陽明的世紀,可見對其的評價相當之高。那么,陽明心學果真有這么神奇嗎?本文結合當今社會和企業(yè)的實際,就陽明心學的當代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做如下探討和闡述。


一、王陽明及其心學的主要內容


王陽明,原名云,后改名守仁,浙江余姚人。因他曾在余姚陽明洞天結廬,自號陽明子,故被學者稱為陽明先生,后世現(xiàn)在一般都稱他為王陽明。


王陽明生于1472年10月31日,即明朝中葉。其父王華,是明朝成化十七年辛丑(1481年)的狀元,王陽明從小就隨父移居北京。王陽明家教極嚴,從小學文習武,十分刻苦,隨其年齡增長,學業(yè)大進,騎、射、兵法也日益精通。明弘治年間,曾兩次參加會考不中,第三次才考取進士。這一年(1499年)他28歲,被授兵部主事,但提督軍務的太監(jiān)張忠認為王陽明是以文士授兵部主事,便蔑視他。一次竟強令王陽明當眾射箭,想以此羞辱他。不料王陽明提起彎弓,刷刷刷三箭,三發(fā)三中,全軍歡呼,令張忠十分尷尬。王陽明做了三年兵部主事,因反對宦官劉瑾,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被廷杖四十,謫貶貴州龍場(今貴州省屬下的修文縣)驛丞。劉瑾被誅后,任廬陵縣知事。其時,王瓊任兵部尚書,認為王陽明有不世之才,向朝廷薦舉。正德11年(1516年)調任南贛巡撫,王陽明上馬治軍,下馬治民,做事敏捷,用兵神速,先后平定江西等地暴民匪亂和寧王朱宸濠叛亂,立下大功,被升為南京兵部尚書,封“新建伯”。后因功高遭忌,辭官回鄉(xiāng)講學,在紹興、余姚一帶創(chuàng)建書院宣講“陽明心學”。嘉靖6年(1527年),因廣西少數(shù)民族的地方武裝叛亂,復派王陽明出任兩廣巡撫,平定叛亂后,王陽明上書乞歸,于1529年1月9日病逝于停泊在江西南安(今大余縣)青龍鎮(zhèn)章江碼頭的舟中,享年57歲。


王陽明從12歲開始,就立下大志要做圣賢。后來,王陽明在施政治軍的同時,勤于思考,深研學術,興辦書院,培養(yǎng)學生,在長期艱苦的治學生涯中,通過悟道和證道創(chuàng)立了獨特的心學思想體系,其門下弟子多達2000余人。因此,王陽明一直被看作是中國歷史上繼孔子、孟子、朱熹之后的又一位儒學大師,其學說世稱陽明心學,主要內容簡述如下:


1、心即理的本體論

王陽明心學是心本體論。王陽明認為:“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有一次,王陽明與朋友游南鎮(zhèn),朋友指著巖中的花樹問道:“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于我心有何相關”?王陽明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梢?,王陽明所說的“心即理”、“心外無物”等命題,其意并非否定外界事物的客觀性,而是探討心與物之間的感應關系?;湓谏钌街凶蚤_自落,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這是不爭的事實。為什么你未看花時,此花與心同歸于寂?因為此花與心相隔:心不感花,心自寂寞,花不被心感,花亦自寂寞。為什么當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呢?那是因為此花與心相接,心感花,花應心,而花得到心的感應之用也顯出其意義價值。所以,王陽明的“心即理”,其實是一種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理論。在此基礎上,王陽明進一步提出了他的“良知”理論。王陽明認為,良知,是心對善惡的基本判斷,是每個人生來都具有的。所以,每個人都能夠對善惡做出自己的正確判斷,不需要憑借權威,自己經過思考,就能夠通過自己的“良知”這一關。在王陽明看來人心與天理是同一的,而人心是天生具有良知的。可見,王陽明的心本體論思想與孟子所說的“人之初,性本善”或“惻隱之心”是一脈相承的。心即理是王陽明心學的理論基礎,也是他立言的宗旨,強調心與天地萬物想通,它的意義在于倡導不受封建禮教束縛,主張獨立思考,弘揚個性解放。


2、知行合一的工夫論

王陽明認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因此,心學只有一個工夫,即知行合一,不可分離。首先,通過知行合一,可以檢驗知的真實性和可行性。比如,鍛煉身體對健康有好處,這個道理似乎每個人都知道,但都知道并不意味著每個人都能做到,而不能做到的知并不是真知,只有那些把鍛煉身體看得跟“吃飯”、“睡覺”一樣重要,并長期堅持鍛煉的人,他們的知才是真知,才是知行合一的知。其次,通過知行合一,可以加深對知的認識和肯定。比如,在戰(zhàn)場上,剛學了軍事理論的新兵和經歷了無數(shù)次戰(zhàn)斗并活下來的老兵,他們的作戰(zhàn)效果是不一樣的。作為新兵,其理論和實戰(zhàn)技能是油水相隔,能否在戰(zhàn)斗中活下來,就看他的造化了。作為老兵,這些軍事知識不僅僅是來自書本,而更重要的是他在無數(shù)次戰(zhàn)斗中親身悟出來的,已經成為他的本能了,理論和行動,已經合二為一,成為一種技能或智慧了。所以,理論知識必須經過親身的實踐才能變?yōu)檎嬲墓し蚧蚣寄堋5谌?,知行合一中行的目的,是要克服那些“不善的念頭”而達于至善,這實質上是一個道德修養(yǎng)與實踐的過程。就本質而言,王陽明所說的“知”就是指“良知”,王陽明所說的“行”就是“致良知”,即道德實踐。人們只有通過不斷地道德實踐,才能成為一個內心十分強大的人??傊?,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就是強調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為條件,互相包容,相與一體,彼此完整無間。 


3、致良知的方法論

王陽明認為心被誘導,良知會被蒙蔽,不能發(fā)揮作用。因此,人的良知需要被激活和開發(fā)。激活并開發(fā)人的良知的過程,就叫致良知。


致良知有兩個途徑:一個是向內求索,另一個是向外求索。向內求索叫“內省”,向外求索叫“事上磨練”,用我們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實踐”。“內省”就是做減法,減少欲望,減少各種桎梏對內心的束縛,拂去各種灰塵對良心的蒙蔽,回歸“本真”。“內省”的途徑有兩種:一是“冥思”、“打坐”,就是尋找自己的潛意識,尋找自己的內心,聆聽內心的聲音,弄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生活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生命的真正意義是什么?有一個富翁和漁翁的故事,一位漁翁在海邊悠閑地曬太陽,一位富翁見了,奇怪地問他:你為什么不進城去工作掙錢?漁翁回答說:為什么要去賺錢呢?富翁說:賺到很多錢后,你就可以買汽車、買海景別墅,然后悠閑地去海邊曬太陽了。漁翁回答說:我現(xiàn)在不就在曬太陽嗎?是呀,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如果只是悠閑地曬太陽,現(xiàn)在就可以曬了。很多人,奮斗了一輩子,最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奮斗來的結果,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所以,問問你的內心,“聆聽你內心的聲音”很重要。二是要善于反思、反省和總結。善于總結的人,才會不斷進步??偨Y其實就是學習,也是致良知的一種途徑?!笆律夏ゾ殹本褪芹`行自己的“良知”,使自己的行事和自己的認識協(xié)調和諧。知而不行,不是真知;行而恰當,才是真知。


二、陽明心學的歷史貢獻與當代價值


陽明心學對中國哲學和世界哲學的貢獻是巨大的。


首先,王陽明把“良知”作為人心之本體。他認為人心不僅是知是非的知識心,而且更是知善惡的道德心。所以,人人皆可修煉成為圣賢,這其中不僅宣揚了道德理想主義的思想,而且也蘊涵了人人平等的思想觀念。


其次,王陽明認為,人固有的“良知”常被人們的肉體所產生的種種私欲所遮蔽。所以,要培養(yǎng)修為之功,克服私欲之弊,充分發(fā)揮本然的良知作用,并將良知貫徹到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去??梢?,王陽明提出“致良知”的本質就是存善去惡,使心靈變得更加純凈,內心更加美好和強大。


第三,王陽明認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行為一體,知行不分離。從而打破了長期以來將知行相割裂的思想桎梏,打通了主觀與客觀相統(tǒng)一的橋梁和通道,在中國思想史上大力倡導了實踐主義的精神。


事實上,陽明心學不僅為中國和世界哲學思想發(fā)展做出了杰出貢獻,而且也為當今社會的健康發(fā)展提供了可貴的思想資源與價值。


首先,陽明心學確立以道德良知為核心的道德理想主義,這對救治當今社會道德滑坡、唯利是圖、物欲橫流的非人性化弊端無疑是一劑清醒的對癥良藥。目前,中國社會一切向“錢”看,片面追求GDP增長,造成環(huán)境污染、資源過度開發(fā),生態(tài)失去平衡、城市交通擁堵、鄉(xiāng)村水土流失,如此等等。這一切無一不是人心出了問題,即過度追逐物質欲望所帶來的后果。為此,我們要大力提倡有節(jié)制地適度發(fā)展,提倡天人互益的和諧發(fā)展觀,提倡正確的功利觀和政績觀。尤其是在當今人欲橫流、良知被遮蔽的社會現(xiàn)狀下,我們更要拿起陽明心學這個思想武器,去彰顯人人自具的良知,啟發(fā)人們的道德自覺,以求澄清吏治,凈化社會風氣。


其次,陽明心學所倡導的知行合一的實踐觀為我們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改革開放的既定國策,不斷開創(chuàng)現(xiàn)代化建設的新局面提供了一種科學務實的思維方法。目前,我們有不少黨員和領導干部說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知”與“行”完全脫節(jié),其結果是失去民眾信任,怨聲載道。在這種情況下,尤其要提倡“致良知”,提倡知行合一,提倡實踐精神和務實作風,我們的黨員尤其是領導干部要力爭成為踐行群眾路線的模范,要多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俗話說: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只有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我們的事業(yè)才會有希望,我們的工作才會出成績。


第三,王陽明“心即理”的本體論,為充分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為人格的自我完善和人生的自我超越提供了“以心為本”的思想導向。人生在世,一輩子可以賺多少錢、獲取多高的職位、得到多大的名聲,取決于各種各樣的外在因素,絕非一己之力所能控制。但是,一個人可以練就一顆什么樣的心,成就一種什么樣的人格,卻是完全可以自控的,無須求助于任何外部力量。所以,一個人的人格是可以自己做主的。并且,什么樣的人格,決定了什么樣的人生。人生決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場靈魂的修行。這才是人與其它動物的根本區(qū)別。因此,我們堅持王陽明“以心為本”的思想導向,通過“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實踐途徑,就可以使自己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一個人格高尚的人。而一個內心強大和人格高尚的人,他對周圍世界的把握也一定是出類拔萃的。(章江在贛州城下與貢江和并成贛江,然后經南昌流向鄱陽湖,注入長江。王陽明任南贛巡撫時在這里剿山賊、平定寧王朱宸濠叛亂,傳播心學思想,立下不世之功。隨著時間的流逝,陽明先生當年建立的“功業(yè)”早已消散在歷史的長河中,但他的“心學”思想?yún)s在歷史長河的不斷淘汰中而愈加閃耀出奪目的光彩。)


三、陽明心學運用于企業(yè)的經典案例及啟示


把陽明心學成功運用于企業(yè)管理的經典案例,當首推日本經營之神稻盛和夫所經營的企業(yè)。二戰(zhàn)以后,稻盛和夫運用王陽明心學成功創(chuàng)立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yè),一家是日本京都陶瓷集團公司,另一家是日本第二電話電報公司(簡稱KDDI)。不僅如此,在2010年年初,為了拯救日本航空公司,他應日本政府的邀請接任了日航公司董事長的職務,并在不到三年的時間里就使這家瀕臨倒閉的企業(yè)起死回生,重新上市。而稻盛和夫拯救日航公司的辦法,就是王陽明的心學之法。具體地講,稻盛和夫接手日航公司后,主要采取了以下五項舉措:


一是公開宣布自己不拿日航的工資。一個78歲的老人接過一個瀕臨破產的公司不要分文,這種精神讓日航的許多員工極為感動,不少員工將心比心,紛紛表示為日航工作不再計較自己的物質回報。


二是盡量保住員工的飯碗。按照常規(guī),瀕臨破產的企業(yè)一般都會大舉裁減員工,但稻盛和夫上任后并沒有這樣做,而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盡量保住屬下員工的飯碗。人在掉進懸崖時突然被一只手抓住,心中的感激之情是非常強烈的。為此,日航的很多員工正是出于這種報恩的心理,開始加倍努力工作,實現(xiàn)了脫胎換骨的自身轉變。


三是向員工傳導知行合一的思維方式。稻盛和夫通過傳導知行合一的思維方式,讓員工們知道:日航存在的價值是為了全體員工的幸福,如果員工在這里無法得到幸福,那么日航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而如果失去了日航,也反過來證明,員工并不想追求幸福。而一個不愿追求幸福的人則是十分可悲的。事實上,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人都是愿意追求幸福的。王陽明說:每個人的存在只是提醒你們,每個人都是有良知的人,但如何致良知,還是要靠你們自己,我?guī)筒涣四銈儭R驗榉彩怯辛贾娜?,都知道如何去致良知。一個不想致良知的人,就不配被人看成是有良知的人。


四是對日航進行了大刀闊斧地改革。日航之所以瀕臨破產,其主要原因是盲目擴張和嚴重的官僚主義。稻盛和夫認為,盲目擴張最要不得,它是私欲的表現(xiàn),不符合天理,自然也就無法取得人心。在當今社會,有不少企業(yè)大肆擴張,攻城掠地,固然是事功,問題是你自身的實力是否能夠支撐膨脹后的業(yè)務。正如王陽明所說,一個有桀紂之心的人,非要去做堯舜的事業(yè),只能是自討無趣。你可能只是一斤重的金子,卻不認真完善自身的純度,非要把自己變成一座金山,其間自然會摻進各種雜質。結果,表面看上去是做成了金山,其實純度不夠,徒留笑柄。為此,稻盛和夫拒絕從外面摻雜質,只專心致志地優(yōu)化改善日航內部管理,從而進一步夯實了日航的業(yè)務基礎。此外,對于公司盛行的官僚主義,稻盛和夫提拔了一批優(yōu)秀的員工擔任中層管理者,并告訴他們,每個人都是公司的主人,你們作為公司的中層骨干尤其如此,因為,你們要發(fā)揮承上啟下、溝通左右的關鍵作用。


五是倡導用良知做好每一天的工作。稻盛和夫要求管理人員每天必須用良知開展工作,并在晚上進行小結;第二天在改進的基礎上繼續(xù)用良知開展工作,晚上再小結。如此循環(huán)往復,直至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因為良知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一件事情上所體現(xiàn)的良知程度都不同,必須隨時不斷地進行總結,才能不斷地有所進步。


正是實施了以上五項舉措,才使日航得以起死回生。大家都說稻盛和夫有扭轉乾坤的本領,他回答說:“其實我要感謝我們的員工,是他們辛勤的努力,才拯救了自己的公司?!边@就是日航獲得重生的秘密,也是陽明心學的奧秘之一。你的良知只有你自己知道,沒有人能替你致良知。歸根到底一句話,只有自己的良知才能拯救自己。


從稻盛和夫運用陽明心學拯救日航公司的管理實踐中,我們至少可以得到以下三點重要啟示:


1、管理的本質在于經營和管理人心

    人心是企業(yè)發(fā)展的源動力,這個動力是充足的,那么企業(yè)就會蓬勃向前發(fā)展。用現(xiàn)代管理學的語言來說,就是一個企業(yè)必須擁有被大家認同的奮斗目標和價值觀。例如,稻盛和夫提倡的價值觀就是“敬天愛人”,所謂“敬天”就是要堅持正確的做人之道,如敬畏自然,與人為善等等。所謂“愛人”就是要擯棄一己私欲,體恤他人,常持利他之心。再如,稻盛和夫為企業(yè)提出的奮斗目標是“追求全體員工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幸福的同時,為人類和社會進步與發(fā)展做出貢獻”。這個目標表明,稻盛和夫創(chuàng)立公司不是追求經營者個人的利益,而是全體員工及其家屬的共同利益。這樣的目標自然可以贏得廣大員工的認同,并形成強大的企業(yè)凝聚力。稻盛和夫的這些管理理念正是王陽明“人心即天理”的思想在企業(yè)管理中的具體體現(xiàn)。


2、管理過程就是企業(yè)價值觀的實踐過程

在企業(yè)經營管理過程中,稻盛和夫提出,要“將強烈而積極的愿望深入到潛意識中”。并指出:“人生和事業(yè)的成功等于正確的思維方式乘以熱情再乘以能力”。還不斷告誡他的每一位員工,在工作中要“付出不次于任何人的努力”、要“不斷創(chuàng)造出新價值”、要不斷“追求銷售額的最大化和經費支出的最小化”等等。可見,稻盛和夫無論從個人行為層面,還是組織行為層面都從“致良知”的角度提出了具體要求。這些要求也正是王陽明“知行合一”思想的生動體現(xiàn)。


3、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要修行良知

稻盛和夫認為,企業(yè)從表象上看,是一個追求利潤的經營實體,本質上卻是一個修行的道場。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要修行良知,人人修煉到位,人人皆是圣賢。換句話說,“致良知”的美好結果,就使儒家的“內圣”與“外王”,在優(yōu)秀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身上達到和諧有機的統(tǒng)一。因此,在公司內部,掙錢最多的員工一定是品行優(yōu)秀、表里如一、敢于擔當?shù)膯T工。在市場上,盈利最多的企業(yè)一定是客戶滿意、管理出色、敢于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yè)。由此可見,在公司無論是高管還是基層員工都要樹立終生修行良知的思想,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實踐中通過“致良知”來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與品行,從而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和自我超越。


分享:
0
?
深圳九域bsci認證,sedex驗廠,rba驗廠,sa8000認證,BSCI驗廠輔導五大承諾:承諾結果、承諾預算、承諾服務、承諾保密、承諾高效
相關資訊推薦 Information
深圳bsci驗廠,rba驗廠,sedex驗廠,sa8000認證輔導費用咨詢
深圳九域企業(yè)管理(GMI)擁有18年BSCI驗廠輔導經驗,需要了解BSCI驗廠費用可以聯(lián)系我們:18688975252
電話咨詢
QQ咨詢
在線咨詢
掃一掃
學在九域

給您一份客戶滿意的驗廠報告 186-8897-5252